傍晚时分,柔和的余晖轻轻铺洒在整治后的安居区西眉镇西眉河河面上,泛起细碎的波光粼粼。河道两边种植的美人蕉、菖蒲、鸢尾等植物长势喜人,不仅净化了水质,更成为白鹭的乐园。

沿河新铺设的步道上,陆续有居民前来散步,对岸的休闲广场上,隐约飘来广场舞的悠扬旋律,与流水声相互应和,为傍晚的河畔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看着眼前的环境,西眉场镇居民廖兵不禁感慨万千,“别看现在环境好,改造前的日子可不好过,每逢下雨天,雨水混着污水从下水道里往外涌,臭味很大,连窗户都不敢开。”廖兵说。
超市老板刘志富对此也深有体会:“最糟心的是雨后,污水混着雨水,顾客都要踮着脚进出。我们每天都要反复冲洗门前,但很快又会弄脏。”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一旁的西眉场镇居民刘英接过话茬,脸上洋溢着笑容,“改造之后,下再大的雨也不见污水外溢,街面整洁了,空气也清新多了。”
这样的改变,源于去年安居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启动的安居区长江经济带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整治项目。
据悉,该项目对西眉镇实施系统化环境治理,重点改造了西眉镇西黄街、长兴街等16条街道,新建4150米雨水管网,改造2250米污水管网,整治4300米道路,同步提升照明系统。改造完成后,曾经困扰居民的内涝和污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场镇排水系统焕然一新。

这次改造既是居民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民生大事”,更是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的惠民工程。“改造完成后的西眉场镇污水收集率提升至96%,出川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安居区长江经济带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系统整治项目现场负责人唐旭表示。
如今的西眉场镇,不仅实现了“污水不入河,雨水不积街”的治理目标,更通过道路改造、路灯增设等配套工程让整个场镇面貌焕然一新。

每到傍晚,居民不约而同来到河畔。散步的老人、嬉戏的孩童,与翩翩起舞的白鹭共同勾勒出一幅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这场由内而外的生态蝶变,见证着西眉河从“人人避之”到“人人亲之”的华丽转身,更谱写了生态惠民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