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区制治理改革绘大英教育强县画卷

以建“三好”格局起笔,铺就“高位推动、纵深推进”教育底色。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立好规”、优化学校布局“打好底”、科学设置学区“搭好架”。出台、修订实施方案1个、质量评估方案2个,配套方案若干,形成“1+2+N”体系;持续优化学校布局,三年来调整学校和教学点31所;按照城乡统筹、强弱搭配,将全县44所义务教育学校划为6个学区,健全“一领衔一会两中心”学区制治理运行体制,构建起“党政统筹、教育主管、学区联动”的学区制治理新格局。

以创“三共”机制着笔,勾画“资源共享、优质均衡”教育轮廓。全面统筹支教走教、职称评定、质量考核,实现师资、编制、成果“三共享”。推行教师“县管区统校聘”,实施“支教+走教”模式,选派县城教师支教162名、艺体教师走教43名;探索实施教师职称评聘学区“控总统评统聘”,近两年学区统筹评聘教师23名;实行学区捆绑考核,分学区确定优秀名额和教师奖励性绩效,促进各学区各一体化发展。

以强“三高”保障行笔,描绘“强师赋能、提质扩容”教育画卷。坚持多投入创造高标准育人条件,多渠道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多形式锻造高水平教学能力。2022年至今投入资金3.32亿元,新(迁、改、扩)建学校40所,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4000个;招引人才459人,交流干部、教师348人;聘请专兼职教研员80余人、体育美育学区教研组长18人;立项省、市、县级课题195个。11个单位、152名教师获评省市荣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