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船山区永兴镇朝阳村村委会副主任向洪岭的手指在“报表通”平台屏幕上滑动,核对残疾人信息。
向洪岭指着桌边一摞泛黄的旧表格回忆道,“以前,镇残联一张表,镇民政一张表,姓名、身份证号、补贴项目,全靠手动比对、抄录,总担心出错影响村民领补贴。”依托“报表通”平台,“报表少了,信息数据更准确了。”
今年4月,船山区依托遂宁“报表通”平台,试点打造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精准服务场景。在前期完成残疾人证数据回流的基础上,船山区行政审批和数据局发挥“报表通”数据共享与分析功能,系统整合残疾人证、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特困人员等6张基础表,汇聚6万余条信息,构建起共享的“专题数仓”,精准识别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中“应享未享、应调未调、应退未退、应换未换”四类异常数据。
“系统会把需要换证或者可能漏了补贴的人筛出来,在表里直接提醒我们。”向洪岭展示着一张“应换未换”表里的信息:村民钟素芳儿子的残疾证即将到期。依据提示,向洪岭和同事连忙上门通知钟素芳。“多亏你们提醒,我们还没注意到证件快到期了。”钟素芳连声道谢。
数据跑得快,减轻了基层负担,也让后台处理更加高效。
船山区政务服务大厅残联窗口,工作人员唐建刚为几位群众办完残疾人证。过去,办证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得花几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把当天办证信息一条条整理出来,做成报表,再分别推送给全区各乡镇、街道、园区。
“现在省事了。”唐建边说边操作,“点几下鼠标,新办证数据、变更数据就导入‘报表通’数仓,系统立即分发出去,几分钟搞定。”
目前,“报表通”平台构建了覆盖“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数据推送与回流体系。异常数据清单生成后,可按照预设的部门权限及业务流程,定向推送至区残联、区民政局等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服务单元,为基层开展精准化残疾人服务提供高效、精准的数据支撑。
“核心是推动‘基层报数’向‘系统取数’转型。”船山区行政审批和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颜静道出了建设“报表通”的初衷:把基层干部从繁重的填表、核表、报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精力去面对面服务群众。自今年试运行以来,“报表通”的效果逐渐显现:报表少了,重复劳动少了,信息更准了,服务也更及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