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水利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全面建设节水型高校行动方案(2023—2028年)》及水利部办公厅水利系统节约用水工作要点等部署要求,2月22日,四川省水利厅会同教育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进行座谈会商,谋划2024年度节水型学校创建工作。
开展节水型学校建设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具体举措,是传播节水理念、节水文化的有力载体,会议一致认为,我省高校数量多、校园分布广、校区硬件条件不一,建设节水型高校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率先发力,加强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学校和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和资源,全面推进节水型学校建设,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和带动全社会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与会单位一致同意,在2024年节水型学校建设中,加强沟通联系,协同推进取得成效。一是摸清底数,主动应变。对标对表,全面摸清各市(州)学校底数,切实做到底数清、数据准、方向明,为全省节水型学校创建工作提供科学有效依据。二是锚定目标,加强监管。节水型学校创建要做到“三有”,创前有计划,创中有监督,创后有跟踪,高质量推进节水型学校创建工作。三是提质增效,动态管理。对于节水型学校要深入学校现场调研,发动学校开展节水教育,不断培育校园节水文化;对于不满足评价标准的学校,要设立退出机制,保障节水型学校创建成果。四是整合资源,强化社会资本支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强化学校节水投入保障,鼓励各地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积极引导学校引入社会资本和专业力量,采用合同节水管理实施节水改造及长期运维管理工作。
截至2023年底,我省已创建节水型高校76所,占比55.5%。下一步,继续将节水型高校建设列入2024年学校基建后勤产业重点工作,把创建完成情况纳入教育厅对高校预算拨款绩效考核评分体系,深化合同节水引入社会资本开展节水改造,深耕高校节水主阵地,唱响高校节水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