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以
《四川省遂宁市多措并举补齐民生短板,打造“效率品牌”——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为题
关注遂宁高新区
聚焦群众的车位
谋划实施民生实事项目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一起来看
↓↓↓
在遂宁高新区邦泰·时代之城,居民刘晓兰骑着电瓶车进入车库,拐过几道弯儿,一排电动自行车充电装置映入眼帘。她瞅准空位,利落地停稳,眼见电瓶车电量没剩多少,赶紧插上了电源。掏出手机,扫码一瞧,“电管家”小程序跳了出来,交了多少钱、充了多少电,全都一目了然。刘晓兰预付2元充电费用后,电瓶车立马进入充电状态。
居民正在使用电动车集中停放充电设施。资料图片
“智能充电设备不仅方便,还很安全。一旦充满,就会自动断电,可以减少对电频的损伤,也能避免因电频故障而引发的火灾。”刘晓兰上班的地方离小区较远,每隔一天就要充一次电。过去小区没有电瓶车充电设备,她只能在小区附近门店充电。
2024年7月,业主陆续反映电瓶车充电不便的事情,物业公司细一琢磨,可以将人防设施进行改造,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设施。从选址建设,到设备安装,遂宁高新区建设与交通运输局以及消防等部门积极参与进来,全程指导施工,确保符合建设标准。“我们第一批次集中停放充电设施已建成投用,有64个充电端口,后期还会根据业主入住情况分批增设,为更多小区业主提供安全、便捷的停放充电场所。”物业项目负责人吴自强说。
“去年一年,全市共有507个小区完成了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设施建设。”遂宁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事务中心副主任邓章林介绍,眼下,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设施建设已纳入“民生实事”,计划2025年底前建设926个。
去年,遂宁聚焦群众的岗位、摊位、学位、车位、床位谋划实施民生实事项目,将“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整治活动提升为“群众最期盼改进的10件事”治理行动,把群众关心的问题筛选出来作为“自选动作”,结合省级民生实事一体推进。通过“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层层压实到具体责任人,坚持月调度、季核查、年考核。省政府民生实事监督联络员不定期实地走访、跟进调研,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