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府办函〔2024〕19号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加强乡村慈善服务体系建设
十条措施》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园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有关企事业单位:
《加强乡村慈善服务体系建设十条措施》已经八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执行。
遂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4月19日
加强乡村慈善服务体系建设十条措施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决策部署,聚焦中央、省、市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大决策,以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契机,充分发挥慈善力量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第三次分配作用,以县域慈善为载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制定乡村慈善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措施。
第一条 做优服务体系。围绕做强县域慈善,持续推动乡村慈善服务体系建设。到2024年底,重点发挥县级慈善会枢纽型、平台型作用,设立一批乡村慈善专项基金,实施乡村慈善服务项目。到2025年底,做优“人人慈善”参与“小程序”路径,形成慈善资源“线上汇集、线下实施”的局面。到2026年底,基本建成乡村慈善服务体系,为乡村全面振兴形成新的支撑。
第二条 建好服务平台。深化县级慈善会枢纽化改革,广泛联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机构等资源,建强县域“慈联体”。巩固县域公益慈善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推动县域公益慈善服务中心(站)和“遂心愿”爱心驿站实体化运行。将县级公益慈善服务中心打造成集慈善帮扶、公益服务、社工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通过嵌入、盘活闲置资源等方式,将乡镇公益慈善服务站建设成为线上线下融合的一站式、一体化慈善救助服务平台,推动政府、市场和社会公益慈善资源全面下沉村(社区)一线,集成捐赠接收、积分兑换、临时救助等功能,开展公益慈善服务。做优村(社区)公益慈善服务站,将“遂心愿”爱心驿站打造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常态化的公益慈善服务。
第三条 拓展服务领域。聚焦农村人口大量流失、人口老龄化等现状,深化慈善助力城乡融合发展“个十百千万”行动,重点围绕困难帮扶、养老服务、儿童关爱、应急救灾、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八大领域,加大专项(领域)慈善基金建设力度和资金募集力度,科学制定慈善供需清单,精心策划实施慈善项目,以项目化的思路加强慈善服务资源供给。
第四条 优化服务供给。依托乡镇公益慈善服务站,实现“片区化布局、项目化运行、赶场式服务”供给模式。结合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遂心善救”一体化平台,做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工作,围绕困难老人、精神障碍患者、残疾人、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等群体,开展常态化巡访走访等服务活动。依托“遂心愿”爱心驿站,实施慈善项目和开展公益慈善服务,实现居民公共服务和公益服务精准化识别、精细化服务、专业化发展。
第五条 建强服务载体。以实施“幸福家园”村社互助工程项目为载体和抓手,支持安居区、射洪市、蓬溪县、大英县等地开展全国联动示范县建设。围绕乡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困难群众帮扶和居民文化生活等,支持慈善组织发起联合劝募,推动实施一批群众急需的公益慈善服务项目。依托腾讯、字节跳动、支付宝和公益宝等公益平台,在“520互联网公益峰会”“99公益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倡导“一日捐”“一起捐”“一块捐”和“日捐”“月捐”“新年捐”等“花样捐赠”。鼓励各地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文化底蕴和群众需求,打造慈善商超、慈善茶馆、慈善咖啡、慈善理发店、慈善艺术馆等慈善场景。支持红十字会、慈善会、基金会以项目配捐、联合劝募等方式汇集慈善资源。倡导爱心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定制慈善项目,开展项目认捐和项目认领。
第六条 畅通服务渠道。围绕当前群众急需的老年助餐、大病救助、就医就学、应急管理等领域,鼓励农业农村、水利、交通运输、林业、民政、教育体育、应急等部门与慈善组织开展政策合作,联动金融、保险及行业龙头企业,围绕乡村振兴设计和实施项目。围绕“我的家乡我建设”,倡导镇村特别是被合并镇村设立具有乡情、乡音、乡风、乡俗的乡村慈善微基金,联动海内外游子,实施“遂心”慈善项目,推动实现常态化的项目资源募集和执行绩效反馈。实施“百社联百村”工程,探索遂渝合作、成遂联动,开发慈善产品,建设“善品驿站”,促进成都100个城市社区与遂宁100个村联动,开展特色农产品销售、党建团建结对、慈善项目共推,推动城市人气下乡、特色农产品进城,打通城乡公益微循环渠道。
第七条 科学配置资源。支持整合养老、未成年人保护、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等资源,强化县级公益慈善服务中心统筹能力。支持盘活镇村闲置资源,大力挖掘镇域资源,加强乡镇公益慈善服务站整合能力。鼓励发展社会企业,支持彩票销售进社区、进商超、进景区、进加油站,广泛筹集慈善资源,强化乡村慈善服务能力。规范村(社区)志愿服务,发挥村(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平台功能,为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活动提供支持和便利,倡导村(社区)居民开展邻里照应、代购助行、儿童关爱等自助互助服务,积累乡村社会资本。
第八条 做实运行机制。建立遂宁乡村公益慈善资源库,常态化开展慈善项目推介、爱心企业拜访,创新捐赠人服务机制。发展义田、义仓、义集、义学等慈善实体,探索房产、股权、知识产权等捐赠,鼓励村(社区)捐赠集体资产及其使用权用于公益慈善目的。依法落实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政策。持续开展“遂心慈善奖”表彰(扬)和年度公益慈善宣传展示,命名一批慈善乡镇、慈善村(社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
第九条 深化区域合作。联动广东、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城市异地商会,丰富慈善资源。借助中华慈善总会慈善顾问赋能计划、中国慈善联合会劝募员国家职业技能认定等载体,培养一批劝募员、项目经理等慈善人才队伍,丰富“遂宁慈善智库”。优化运行遂潼“马掌铁”慈善社工联盟、自遂内资协同发展机制,常态化实施“遂宁慈善社工人才增能计划”“遂宁慈善大讲堂”,进一步提升乡村慈善服务能力。
第十条 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慈善组织党的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架构,优化慈善项目执行。完善县域公益慈善资源统计制度。健全媒体、法务、专家等多方参与、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依法监督的慈善监督委员会。建立乡村慈善服务容错纠错机制。持续实施“阳光慈善”工程,推动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开展慈善组织抽查审计、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监督指导和慈善项目执行监督、评估和督导,打造“阳光慈善”“透明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