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遂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目标任务,攻坚破难、改革创新,坚持“让信息数据多跑路、让服务对象少跑腿”,在全省率先推出“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和抵押登记“零跑路”、“112”限时办结等改革举措,工作成效在中国自然资源报、四川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四川省2020年营商环境测评“登记财产”指标类考核我市位列全省第三。
一、在“简”字上想办法,提升登记效率
一是“减少”办事材料。在不动产统一登记改革之初,办理不动产登记,需要到登记 、税务、房管三个部门交纳3套25份材料。通过实施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实行一窗接件、一次收费、一套资料运转,将交易、税收、登记3套申请材料整合精简为1套申请材料,压缩幅度达60%以上,避免了企业和群众多部门重复提交材料。实行不动产登记“一次性告知”制度,建立“容缺办理”机制,个人和企业凭自持合同就可办理不动产登记,在办理不动产首次登记后,后续办理转移登记时无需再提供测绘宗地图。
二是“合并”关联业务。已在市农商银行实施存量房转移登记与抵押登记合并办理,企业和群众只需一次申请,一次提交转移登记和抵押登记材料,就可一并办理。
三是“压缩”办理流程。在全省率先建成“不动产登记业务协同主题式服务系统”,将房管、税务、登记各业务系统串联办理改为后台同步并行办理;将原办理不动产登记需到房管、税务、登记3个部门进行9个审查环节,压缩为受理、领证2个环节。
通过上述举措,目前我市不动产登记由法定30个工作日办结压缩至“112”限时办结,大部分登记业务实现立等可取。即: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抵押登记等14类登记业务提速至1小时办结,比法定办结时限压缩99.58%;存量房转移登记、在建工程抵押登记、土地抵押登记3类登记业务提速至1个工作日办结,比法定办结时限压缩96.67%;首次登记和预告登记2类登记业务提速至2个工作日办结,比法定办结时限压缩93.33%。
二、在“免”字在上下功夫,降低登记成本
中小微企业通过书面承诺免收不动产登记费;个体工商户凭工商营业执照免收不动产登记费。自2019年以来,不动产证书(证明)已全部实现邮寄免费送达。目前,已免费邮寄送达2800余件。同时,中心城区实行不动产登记“全城通办”,群众可任意就近选择办证窗口,不收取任何附加费用;在多个办事大厅设置不动产登记自助终端区,向办事群众提供全天候免费自助查询服务,通过全方位的免费服务,切实降低登记成本。
三、在“优”字上动脑筋,提升便利指数
建立不动产登记备案、土地测绘备案制度,实现土地证书、地籍图纸等备案信息全数字化保存和无缝衔接;将登记流程、完成时限、收费标准等在政务网站及现场公布;完善不动产登记簿入库检查机制,对不动产单元进行统一编号;将不动产登记服务延伸推广至8家银行,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零跑路”,已办理抵押登记业务24633件,解决企业及个人融资贷款179.66亿元;持续推行不动产登记“好差评”制度,实现现金、POS机、微信、支付宝、网上转账等方式缴纳登记费。
四、在“深”字上做文章,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不动产登记纠错赔偿机制和问题投诉调处机制,多渠道收集企业对不动产登记的意见和建议;建立不动产纠纷案件统计制度,主动向社会公开一审土地纠纷数量,实现一审法院对土地使用权纠纷审理时限要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清产核资、成员确认等工作,完成村集体经济组织赋码登记968个;出台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建设完善农村产权电子交易系统,加强农村产权流转服务;持续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实施土地、规划审批“七合一”,实行政府统建、出租“标准厂房”工程,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厂房需求,已建标准化厂房用地300余亩。
营商环境的提升没有天花板。下一步,我们将主动对标先进,大力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加快“不动产登记业务协同主题式服务系统”升级改造,逐步实现登记与水、电、气、有线电视等市政公用企业信息共享、同步过户;加快与四川政务服务网、四川省电子税务局等互联网办事平台的对接,实现商品房预售和抵押涉及的预告登记、抵押登记、登记资料查询以及存量房买卖电子完税证明全程网上办理;加快推进企业不动产转移登记涉及税收缴纳改革,实现登记和税收征缴“一窗办、一日办、一网办”;加快提升便民程度,采购不动产自助打证机,方便公众自助制证、领证,依托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签发、查询和共享。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群众办实事、为企业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