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全媒体首席记者 钟敏 摄
1月7日举行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高举实业兴市、引客入遂‘两面大旗’,大力实施‘项目攻坚年’,以积极进取的姿态拼经济、搞建设、抓项目”的明确信号,安排了9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
如何推动目标变为现实?一些关键词被着重提及。
关键词1 提振有效需求
中央和省委都把“提振有效需求”列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首。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遂宁义不容辞。
提振有效需求,如何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
与会人员认为,今年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资金支持力度更大,政策惠及范围更广。如“两重”政策增加了低空经济;“专项债”政策,其用作资本金的范围由17个领域扩展至22个领域,谁最先“吃透”政策,最快改变项目策划包装“打法”,谁就能接住这一政策红利。
为此,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政策的学习解读力度,通过定期开展培训,实体化运行“两新”“两重”专班等方式,积极适应新变化,以“大策划”思维谋划推出一批符合国家要求的大项目,提高项目成熟度,争取更多项目有具备纳入国省大盘子的条件。
提振有效需求,不断激活民间投资是另一关键。
遂宁作为连续四年获得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优秀”等级的城市,2024年在遂企业再投资总额超过了百亿元。这一良好基础不仅是遂宁民间投资活跃的印证,更是今年我市释放民营经济活力的强大支撑。
本次会议释放信号,今年将最大限度吸引和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做好该项工作,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必须破除不利于投资的市场准入门槛,为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同时,会议也要求各部门用好PPP新机制等政策工具,梳理一批聚焦使用者付费的特许经营模式项目,以“量身定制”做好正面引导。
提振消费,关键是要解决收入问题,收入提高了,才敢消费、才能消费。为此“稳就业”仍是重点工作,以此作为促进群众增收的渠道保障,同步推出消费新场景,用好消费新政策,确保消费者在遂宁放心消费。
关键词2 量质双升
会议定下另一目标:2026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
着眼未来,要“量质双升”就必须用好过去造就的优势,在实业兴市、引客入遂、招大引强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
坚持实业兴市,就必须坚持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围绕强根基,补短板、增活力。“兴实业,必须部门、属地纵横发力,确保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在与会人员看来,引导企业就近配套降成本、用好政策红利改善企业投融资环境、拿出真金白银鼓励企业“智改数转”打造发展新路径等都是接下来的发力方向,以科技和数据的力量,为实现目标开创新路径。
坚持“引客入遂”,其目的在于提振消费、搞热城市。自去年施行“引客入遂”战略以来,遂宁接待游客数量和综合旅游收入预计将分别增长8%、6.5%。数据说明,三产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群众挣到了钱,城市关注度也持续提高。接下来,建设成渝演艺赛事“第三城”目标将加速推进,以真金白银引进企业在遂举办大型演艺赛事,加快推动“未来水世界”项目,打响“观音湖”文体旅综合品牌,打造特色明显的夜间消费集聚区等工作也着重被提及。
坚持招大引强,重点要围绕主导产业建圈强链招商。会议要求全市要有一到两个投资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落地,各县(市、区)、市直园区至少一个投资5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落地。另一方面,将出台相应产业扶持政策,确保二次投资企业在要素保障、企业服务、产业政策等方面与招商引资企业享受同等待遇,鼓励存量企业再投资。
关键词3 深化改革
去年,市委对推动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作出部署。本次会议更深入分析了遂宁未来发展能抓住的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中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唯有改革。
围绕大势所趋、发展所需办好改革的事。会议要求,要写好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企业增信制度体系改革、效率革命等3项“文章”,层层破除制约发展的障碍,不断累积发展需要的活力。
“让园区少背行政包袱,更多像公司化那样运行;帮助企业实现以数增信、以信换贷;精简程序、明确办结时限……会议对改革的要求非常具体。”与会人员表示,今后将重点围绕会议安排的任务,重点在为企服务、为民办事等方面下功夫,合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完美结合,以项目通APP等“云上数字遂宁”建设为根本,把项目审批办结时限压缩20%以上,开展好数据汇聚、治理、共享、分析、应用等工作,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贷款融资降本提速、政务办事高效透明。
改革另一要务,加快建立健全“资本下乡能赚钱、农民进城能发展”的机制和平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根据危旧房改造等政策机遇,遂宁将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全力推进城镇危旧房以旧换新改造三年攻坚行动。其中包括,各县(市、区)要着力打造1个具有辐射带动能力的中心镇等重点任务,协同做好“开展存量房促销活动、引导在校高校学生留遂”等工作,为人与资源在城与乡之间双向流动夯实根基。
“资源下沉至乡村,与沉淀的文化资源、农产品资源有效结合,乡村发展动能将被激活。”与会人员认为,农村特色产业较快增长,农民收入稳中有增,城与乡的差距将被拉近。
关键词4 惠及民生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说到底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会议明确提出,在过“紧日子”的同时,要坚持民生支出优先序列,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怎么做?会议提出两个重点:“要坚持从改革创新中释放民生红利,从优化管理服务中改善民生”“要打开格局和思路,创造性地推动民生改善与‘民生经济’有机统一”。
具体工作任务方面,首先要编好用好人口地图,把握好人口发展趋势和需求变化,科学编制好“公共服务人口地图”,用好国省“根据人口变化精准匹配相应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力量”政策,做到“人的需求到哪里,公共服务就配套在哪里”。
“办好一件民生实事,就能极大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大家一致表示,针对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养老助餐、托育等一批民生实事,将加大项目包装策划力度,确保尽早投入建设,创新运维方式,让每一件“小事”都能惠及所有人,都能高效、可持久进行。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化欠薪源头治理,用最严厉的手段和举措打击欠薪压薪的行为,让群众的每一分耕耘都能获得回报。
聚焦幸福生活、高质量发展,会议要求必须守好底板底线,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健全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持续深化美丽遂宁建设……一项项工作明确了具体实施路径、需达到的预期效果,切实为推进实现遂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这一中心任务筑牢根本保障。(全媒体记者 郑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