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题:权威访谈·全会精神看落实|黄海果:建好最强“城市大脑” 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 日期:2024-12-27
- 嘉宾: 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 黄海果
- 简介: 市委八届十次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营造便捷优质的政务环境等改革举措。如何落实好全会精神,建设“云上数字遂宁”?近日,遂宁观察客户端记者专访了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海果。
记者: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将如何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落实?
黄海果: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将从五个方面抓落实、走在前。一是坚持高点站位,打好数据大会战、建好最强“城市大脑”,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在实干担当上抓落实、走在前。二是坚持主动作为,抓项目促投资,统筹构建算力调度平台等数据基础设施,加快建设遂宁数字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数据产业,积极发展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在服务发展上抓落实、走在前。三是坚持效率优先,开展政务服务效率革命,推动跨层级跨部门协同审批,服务项目全周期数字化监管,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在效率提升上抓落实、走在前。四是坚持用实绩说话,用好“3+2”地方经济统筹方法,推动政务服务、数据工作齐头并进,在实际成果上抓落实、走在前。五是坚持标本兼治,把改革要求变成推动发展、优化环境的任务清单,在勤廉作风上抓落实、走在前,以实干奋进的成效为上级提供“遂宁样板”。
记者: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如何?下一步将如何发力发展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
黄海果: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跨越赶超的关键赛道,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连续3年实现高速增长,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工作连续2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建成河东数字经济产业园,产业平台实现从“0到1”的突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企业突破2600家,数字经济企业实现“从少到多”的跨越。完成全省首例市属国有企业数据资产入表和融资授信,开发不动产服务、保险服务等数据产品,数据要素实现从资源向资产的蜕变。15家企业入选省级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名单,成功创建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数字赋能实现“由量到质”的提升。连续3年举办四川省数智化工匠人才大赛,增加数字经济就业岗位3000余个,数字生态实现从构建到完善的跃升。
下一步,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将积极发展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服务、数据服务和应用三大产业,持续拓展数字经济的发展空间。在发展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方面,重点发展产品智能检测、内容智能编辑和审核、数据标注等产业,促进智能制造、智慧客服、智慧文旅、数字文创等发展,聚合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集聚发展。在发展信息技术服务产业方面,重点发展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运行维护服务等产业,以城市大脑为牵引,打造融合应用场景,加速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发展数字生活消费服务,提升“引客入遂”便利度和服务质量。在发展数据服务和应用产业方面,重点发展数据基础服务、数据安全服务、数据应用等产业,培育数据服务商及第三方服务机构集群,深化城市治理、工业、交通、医疗、金融等领域数据应用,推动开发和运营公共数据产品,建设重点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和行业数据空间。
记者: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地上美丽遂宁、地下安全遂宁、云上数字遂宁。我们如何建设“云上数字遂宁”?
黄海果:建设“云上数字遂宁”,需要统筹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数据全量汇聚、融合治理、共享共用,构建数据管理“总枢纽”、打造数据能力“总支撑”。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将从三个方面努力:
建设数实融合应用示范市。打好数据大会战,推进系统迁移上云,深入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抓好全行业智改数转,“一链一策”开展锂电新能源、食品饮料、油气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五大主导产业数字化协同改造,推动数字化赋能万业、网络化互联万物。
建设智慧综合治理示范市。高标准打造务实管用、群众受用、具有遂宁特色的实用型“城市大脑”,首批打造企业综合服务、民生、信用等融合应用场景,规划业务中台、物联网平台等基础共性能力平台,争创全省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试点,服务建好宜居韧性、智慧活力城市。
建设数据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市。发展数据流通、数据应用、数据安全等服务业,推动数据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合作,打造数据产业创新联合体,争创数据服务产业基地和省级数据标注试点城市。
记者: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将如何推动政务服务效率革命这项工作?
黄海果:市政务服务和数据局将聚焦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智慧化、增值化,着力打造“审批更少、流程更优、效率更高、服务更好”的政务服务体系,让企业和群众办事实现零跑腿、零证明、零重复。
服务项目建设全过程效率革命。全面梳理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一单”管事项、“一图”管审批、“一表”管要素,推进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建好项目建设全过程信息管理系统,推动跨层级跨部门协同审批,服务项目全周期数字化监管。
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建立“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管理和常态化推进机制,推动关联性强、办事需求量大、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强的多个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强化跨部门政策、业务、系统协同和数据共享,确保“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落地见效。
推进政务服务智慧化提升。持续拓展城市APP功能,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推动医疗就诊、公共交通、水电气热等涉民涉企重点领域高频事项“应接尽接、应上尽上”。持续深化川渝通办、省内通办,拓展“远程虚拟窗口”“证照互认共享”“一件事”等应用场景,推动服务事项“就近办”,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
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用好“遂企云”平台,推动行政给付、资金补贴扶持、税收优惠等惠企政策精准推送、直达快享。深化园区政务服务集成授权等改革,落实“四到”服务,围绕产业链全面推进增值服务延伸,切实为企业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