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题:持续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 日期:2025-04-27
- 嘉宾: 安居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肖柱
- 简介: 各位网友,大家好!本期访谈节目,我们邀请到安居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肖柱,去年在全国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工作推进会中安居区成功打造现场点位3个,本次采访也将围绕“持续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这一主题,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详细介绍区政府近年来在提升安居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方面所做的努力。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本期访谈节目,我们邀请到安居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肖柱,去年在全国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工作推进会中安居区成功打造现场点位3个,本次采访也将围绕“持续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这一主题,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详细介绍区政府近年来在提升安居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方面所做的努力。
【肖 柱】主持人好!各位网民朋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本期在线访谈。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的理念,对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肖区长,您作为安居区副区长,负责统筹农业农村工作,您如何理解这句话?
【肖 柱】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地位。农业现代化经营体系是实现农业强国的关键抓手,更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引擎。
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经营主体分散、生产效率不高、市场竞争力不足等挑战,只有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经营格局,才能实现农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
目前,我区正着力从以下三个重点构建“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小农户”协同发展的经营体系。一是壮大新型主体,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健全社会化服务,建设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技术、金融、产销全链条支撑;三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盘活资源,推动流转托管,促进科技赋能和全产业链增值。
通过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不仅能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更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真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筑牢坚实根基。
【主持人】关于农业经营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肖区长,这个农业经营体系怎么理解?在安居区是如何具体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
【肖 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是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农情,对农业发展规律深刻把握后作出的科学部署。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这是因为家庭经营能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对土地精耕细作,符合农业生产特性;合作与联合为纽带,能将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提升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则能弥补家庭经营和合作组织在技术、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推动农业生产更高效、更专业。
安居区为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力健全农事服务体系。我们坚持把“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作为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问题的“关键一招”、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全力完善“1+6+N”农事服务体系,打造“5公里农事服务圈”,成功建成全省首家农村地区农机4S中心,全区社会化服务托管面积达59万亩、亩均降本增效150元以上,不断实现“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全程服务目标。
二是聚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我们持续探索“资本下乡能赚钱、农民进城能发展”机制,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引领支撑,成功建成遂宁红薯等5个特色产业联合体、1个区域家庭农场发展联盟,全区5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突破3000家,涌现出“农机小黑哥”彭巧、“大豆一姐”奉欢等“新农人”3477人,2024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6.7%,持续保持全市前列。
三是聚势提升特色品牌影响力。我们紧紧围绕全市“3+3+3”特色优势农产品体系建设要求,精准定位选优品种,精细提升生产品质,精深加工延伸链条,依托三家大米等2个省级农业园区,全力打造全国跨区域粮油示范基地,依托遂宁莲藕园区成功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莲藕加工基地,累计创成“两品一标”12个,入选“天府粮仓”省级农业品牌4个。遂宁市安居永丰绿色五二四红苕专业合作社,入选2024年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遂宁红薯入选全国首批《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
【主持人】市委财经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担当作为,抢抓“两重”“两新”政策窗口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安居区作为农业大区,发展中必然面临农村违规建房占用耕地、产业链条不长等普遍存在的问题。肖区长,在下步工作中怎么克服这些困难,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肖 柱】面对耕地保护和产业升级双重任务,下一步安居区将切实解放思想、担当作为,对照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农业强市五篇“三字经”要求,重点从三个方面破题:
第一个方面是守牢耕地红线,以“疏堵结合”管住建房乱象。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全面巩固撂荒地治理成果,全面完成耕地进出平衡任务,充分保障耕地面积和质量。一是做优“质量提升”。“规、建、管、运”一体推进横山、常理、石洞3镇29个村7.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3100亩。二是扎紧“制度篱笆”。明确宅基地建设区和耕地保护边界,加强宅基地审批和耕地保护政策宣传,开通宅基地审批“绿色通道”,真正做到让农民“有规可依、有房可建”。三是织密“监管网络”。启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违建线索群众“随手拍”即查即处,全面强化执法力度。
第二个方面是建强产业体系,以“全链思维”破解链条短板。聚焦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重点抓牢“三个主体”。一是育强龙头企业。积极发挥现代农业园区平台载体和牵引带动作用,扎实推动农业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推动遂宁红薯、遂宁蔬菜、海龙凯歌粮油、三家大米等园区提质升星,力争招引培育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二是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加快推动聚贤镇、玉丰镇、西眉镇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建设,完善龙头企业保底收购、农户土地入股分红机制,带动1.36万户农户年增收1万元以上。三是打造特色产业品牌。用好“永正农场”、“麻笑笑”2个乡村电商直播示范基地,集成化开展线上线下农产品宣传营销活动,推动遂宁红薯、大安舒牛肉、美宁有机蔬菜等进入盒马鲜生超市,力争新认证“两品一标”14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0个,不断提高“遂字号”“安居产”品牌影响力。
第三个方面是抢抓政策机遇,以“改革创新”强化要素保障。抓紧“两重”“两新”政策机遇,用好“3+2”地方经济工作法。一是不断深化与清华大学、中国农机院、农业农村部沼科所等院校的交流合作,争取共建高产试验示范基地、重大技术推广应用试点等,建好用好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二是加强与上级部门汇报对接,争取更多资金和项目支持,力争全年“三农”领域向上争取项目及无偿资金13亿元以上。三是坚持高质量抓项目、抓高质量项目,持续加强与北大荒、山东寿光、盒马鲜生等龙头企业合作对接,招引更多优质涉农企业落地安居,全年招引3个亿元以上农业产业项目。
网友提问:
【主持人】好的。肖区长,那么现在我们的网友有一些问题想要请问一下您,网名为“新农一家人”的网友提问,刚刚肖区长提到积极培育新农人解决“谁来种地”问题,那么安居在培育“新农人”方面有具体哪些激励措施?
【肖 柱】感谢网友“新农一家人”对安居农业农村工作的关注,大力回流乡贤、引进培育新农人,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关键一招。目前安居“新农人”占到全市的35%,是全市“三农”工作的主力军。对此,我们一方面量身定制了“新农人”12条激励措施,帮助旷世力等新农人解决子女入学和住房问题,把奉欢、彭巧等新农人送到北京大学集训,把横山的“藕王”向前等102名“新农人”推选为“两代表一委员”,发展“新农人”党员39名、吸纳入党积极分子33名,村党组织负责人储备库中的“新农人”达428名、占50%以上。另一方面全面落实“我为新农人办实事”专项工作,创新开展“新农人”创新创业大赛、“百校联百县兴千村”等人才活动,出台《安居区人才入乡“新农人”社保激励暂行办法》,不断完善“新农人”分类评价,着力解决贷款难、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支撑不足等八大类问题,针对性提出26项解决措施,成功建成全市首个县域人才入乡“新农人”工作站。
【主持人】好的,谢谢肖区长,网友“日常梦想家”向您提问,近年来我区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方面有哪些政策?能否举例说明典型成效?
【肖 柱】近年来,安居区不断涌现出一批80后、90后回乡创业优质人才,相信一直关注安居农业农村工作的朋友,对其中的白马“小黑哥”彭巧这个名字应该是记忆犹新、印象深刻,下面我分享一下他的典型案例。彭巧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就从事农机工作,有一次到东北,看到那边通过农机,一户人能种四五百亩土地,轻轻松松在土里挣钱,感触很深。2012年,彭巧返乡成立巧农农机合作社,好说歹说用老婆的三万块嫁妆钱,买了第一台拖拉机。2020年,彭巧在三家镇承包了700亩撂荒地种水稻,政府给他土地租金“三免两减半”政策和农机购置补贴,还帮他跟省农科院牵上了线,让他学习到了无人机水稻直播和地膜覆盖栽培等新技术,成功实现技能提升、产业降本增效。2023年,他联合周边其他服务主体整合资源,组建粮安农机服务联合社,2024年在白马镇宝泉沟村建成安居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区位最优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与12名“新农人”伙伴,单年服务面积达15万亩次,营收达1800余万元,帮助2.3万户小农户户均节本增效264元,吸纳周边农户就近务工2万人次。
其实除了上述案例中提到的补贴和技术支持外,安居区在农业农村领域,还有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目标价格补贴、种粮大户补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新农人”复耕撂荒地创业可贷款
【主持人】肖区长,还有网友“乡野拾光”向您提问,对于丘陵地区来讲、机械化对比平原地区有着天然的劣势,安居怎么进一步提高机械化率?
【肖 柱】这位网友的问题提的非常好,机械化这也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重要举措。市委要求今年全市农作物机械化率要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74%。安居区将从2个方面提升机械化率。
一方面,加强与中国农机研究院、农业农村部南京农机研究所、吉峰农机集团、吉林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的全面合作,对标达州市通川区,在三家镇安叁农机片区谋划打造丘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探索改造微型农机,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30%等政策,鼓励大家购买农机,联合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重振四川省农机校雄风,大力培养农机手。
另一方面,我们已在白马镇宝泉沟村投资950万元,建成了全省农村地区首家农机4S中心,今年还计划在聚贤镇方井村、保石镇贺家井村投资1550万元实施宜机化改造3100亩,在分水、保石、拦江等地投资3100万元实施1200亩的土地开发项目,在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方面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便利。
【主持人】肖区长,我们还收到了来自网友“小赵生活记”的提问,好像前面网友的提问都是农业方面的,在农村方面安居怎么实现现代化?
【肖 柱】感谢网友的提问。在农村发展建设方面,我们将从精神文化赋能、乡村环境提质、社会服务升级三个维度综合施策,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
第一个维度是精神文化铸魂,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一是夯实文化阵地。全域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确保23个镇街文化站免费开放,年内新建“文旅驿站”等阵地,实现“一镇一文艺队伍”,全年送文化下乡80场以上,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盛宴。二是传承创新并举。深挖农耕非遗资源,打造《青山依旧在》等文艺精品,发展研学、康养等文旅新业态;以文明评选、婚俗改革为抓手,规范村规民约,整治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问题,让乡村有“里”有“面”。
第二个维度是环境治理筑基,打造宜居生态家园。一是实施绿色低碳循环。深化全国绿色种养循环试点,力争畜禽粪污、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0%、94%,构建农业生态闭环。二是实施人居环境攻坚。全面推进“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至85%以上,高质量推动28个和美乡村建设,让乡村既有“颜值”更有“品质”。
第三个维度是社会服务暖心,做优民生福祉保障。一是精准帮扶提效。探索“五社联动+慈善救助”新模式,推进服务类社会救助全国试点,为困难群体兜底;实施县域养老能力提升工程,用好区失能失智老年养护院,关爱特殊困难老人。二是教育就业双促进。投入2250万元改造提升拦江九义校、拦江中学、保石镇明德小学等8所学校硬件设施,优化乡村教育;扩大各类保险覆盖,力争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5%以上;强化劳动权益执法,确保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在34万人左右。
【主持人】肖区长,我们还收到了来自网友“逆流而上”的提问,乡村振兴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也时有发生,安居怎么做呢?
【肖 柱】去年安居区立案查办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57人,主要涉及农村集体“三资”领域,为近三年来最多。今年,党中央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央纪委专题部署开展“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专项治理。
今年我区将汇聚各部门监督合力、加强警示教育,贯通效率革命行动和群腐整治,发挥“有事找纪检”平台作用,建设一批清廉示范镇村,当好农民利益的“守护神”,坚决有力斩断伸向“三农”领域的“黑手”。
【主持人】好的,谢谢肖区长的解答。各位网友,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在线访谈就到此结束了。再次感谢肖区长做客我们的演播室,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我们下期节目再见!